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南通KTV招聘网 > 南通热点资讯 > 南通励志/美文 >  自二十三岁起张履祥先后在同里及菱湖、苕溪、嘉兴、海盐等处做塾

自二十三岁起张履祥先后在同里及菱湖、苕溪、嘉兴、海盐等处做塾

2022-11-14 02:10:29 发布 浏览 746 次

自二十三岁起,张履祥先后在同里及菱湖、苕溪、嘉兴、海盐等处做塾师四十多年,撰有《澉湖塾约》《东庄约语》等著名学规。塾师生涯最为重要的是在同里颜统、海盐何汝霖(字商隐)、崇德(康熙元年改称石门县,今属桐乡市)吕留良(号晚村)三位友人家。在颜统家教授颜家子弟,并与颜统相互砥砺,交友谨慎而不乱赴文社。张履祥与何汝霖也是性命之交,他在何家做塾师时,开始编撰《备忘录》。此书后来成为理学名著,影响深远。又与曹序(字射侯)论水利,开列嘉兴地区水利章程,后为官府所用。康熙八年(1669),因吕留良的再三聘请,到石门县南阳村东庄的讲习堂,除了教授吕家子弟之外,还与吕留良一起选刊二程、朱熹等先儒的遗著数十种。这些“天盖楼”版儒学名著传播很广,推动了程朱理学的发展。

张履祥重视农耕,曾说:“治生当以稼穑为先,能稼穑则无求于人,而廉耻立;知稼穑艰难则不妄取于人,而礼让兴。”每逢农忙,必回乡务农,或箬笠草履,送饭下田;或亲率家人,下地劳作。熟谙农情,于艺谷、栽桑、育蚕、畜牧、种菜、莳药,无不精通。著有《补农书》,以补湖州涟川沈氏《农书》之不足。因其有益于民生日用,刊行后流传于东南各省,成为中国农学史上的一部名著。

张履祥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教育家,《训子语》是其晚年的重要著述。该书倡导以忠信笃敬为本,以立身行己为要,积善与耕读的农士家风;提出了立身四要“爱、敬、勤、俭”,居家四要“亲亲、尊贤、敦本、尚实”,以及“正伦理,笃恩谊,远邪慝,重世业”“以守身为本,继述为大”等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家庭教育理论体系。认真研读此书,可助以理解古人及其教育理念,亦可助以自修以及作为现代家庭教育之参照。

张履祥作为严守儒家道统的理学家,对于学术的传承,家族的延续,自然是重视有加。加上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自己年老而儿子尚幼,担心儿子在自己故去之后得不到足够的教育,使先人之志无法承继,因此撰有《训子语》。这在《训子语·自序》中也作了交代:“予少壮生子,不幸俱殇,先人之绪,几于不传。丧乱以后,忧病相寻,虽复举子,已迫衰暮。大惧弗及教诲,使先人志事子孙罔得闻知,则予之重罪益不可赎,至痛益不可解矣。”除此之外,还因为他年幼时就失去了父亲,由祖父、母亲抚养成人。他在《训子语》的结尾写道:“今汝诸兄俱殇,汝生已晚,汝弟生益晚,又存亡绝续之际也。所望以继先祖之志者,惟汝稍长,故谆切为汝言。”因此张履祥写下了这一部体现其家庭教育思想并对之后的文化、教育史产生重要影响的家训。

《训子语》作为张履祥的遗作,一开始由他的儿子收藏,后来收录于姚琏编订、何汝霖与凌克贞审订的《杨园先生全集》之中。康熙四十三年(1704),该书由海昌范鲲取去雕版刊行,这是包括《训子语》二卷在内的《杨园先生全集》的第一个刊本。《训子语》刊行之后,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赞许。同是浙江桐乡人的著名藏书家、文学家汪森从范鲲处取得此书,并作了《训子语跋》,也曾将此书加以刊刻。他说:“阅之味其持己接物,承前裕后,一切人情事理,缕详赡,非独先生之子当遵而不失,即凡为子者,皆可作座右铭也。”他自己就打算将此书作为自己教育子女的训导:“今年春,甫举一子,他日就傅时,诵读能上口,便当持先生之书朝夕训迪之。俾之知所趋向,以好修饬行,则先生之嘉惠后学弘矣。”《训子语》的单行本,后来还有光绪九年津河广仁堂刊本、光绪十二年汗青簃刊本、光绪十四年山西解州书院刊本等多种不同的版本。《训子语》又被收入同治江苏书局刊本的《杨园先生全集》,该书现有中华书局2002 年出版的陈祖武先生的点校本。

雍正、乾隆时期的理学名臣陈弘谋(1696—1771)整理编辑《五种遗规》,影响后世深远。他采录前人关于养性、修身、治家、为官、处世、教育等方面的著述事迹,分门别类辑为遗规五种:《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和《在官法戒录》,总称《五种遗规》。一直到清末,《五种遗规》还被定为中学堂的修身读本。民国年间,《五种遗规》也被定为官员从政的必读书,可见其影响之广。其中《养正遗规》辑录了张履祥《学规》二则之《澉湖塾约》与《东庄约语》。陈弘谋写了如下按语:“张履祥,学术纯正,践履笃实,伏处衡茅,系怀民物。立论不尚过高,惟以近里着己为主。敦伦理,存心地,亲师友,崇礼让,一篇之中,三致意焉。读其遗集,不能不想慕其人,而叹其未见诸施行也。”其中《训俗遗规》辑录了《训子语》的部分条目。按语说:“人期望其子,莫不在荣名厚禄,至于立身行己,则以为迂,似可不必学者也。岂知立身行己,不可无学。此而不学,虽幸邀荣名厚禄,而处非其据,适足取辱耳。先生以躬行所得,为训子之语,事不越于日用伦常,理惟主于忠信笃敬,实为立身行己之极则,所宜家置一编者也。以限于卷帙,所录止十之三,读而有得,更当考全书而悉之。”《训子语》认为为学根本目的在于“立身、行己”,而不是“荣名、厚禄”,要求人们据此端正学习态度。并列举了许多体现在日用伦常中的“立身行己之极则”的忠、信、笃、敬行为。这种说理、举证与谈自己体会相结合的论说方式,循循善诱,很有说服力,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当代学者编撰的各种“家训”类著作之中,大多也收录《训子语》的一些条目,如陆林主编《中华家训》、赵忠心编著《中国家训名篇》、楼含松主编《中国历代家训集成》,等等。徐少锦、陈延斌著《中国家训史》,对《训子语》也有较为全面的研究,其中指出:“从总体看,张履祥的家训在教子以及对子弟在从业的指导上的观点都是非常正确的,特别应该强调指出的是,与以前的家训相比,他关于耕读并重的思想及其实践,都达到了前人所没有达到的高度,从而在传统家训教化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奠定了他在这方面的地位。”

《训子语》分上下卷,上卷包括:《祖宗传贻积善二字》,凡六条;《子孙固守农士家风》,凡九条;《立身四要:曰爱,曰敬,曰勤,曰俭》,凡十一条;《居家四要:曰亲亲,曰尊贤,曰敦本,曰尚实》,凡十七条。下卷包括:《正伦理》,凡二十七条;《笃恩谊》,凡十七条;《远邪慝》,凡八条;《重世业》,凡十七条;《承式微之运,当如祁寒之木,坚凝葆固,以候春阳之回。处荣盛之后,当如既华之树,益加栽培,无令本实先拨》,凡八条;《平世以谨礼义、畏法度为难,乱世以保子姓、敦里俗为难。若恭敬、撙节、退让,则无治乱一也》,凡八条;《恂恂笃行是贤子孙,佻薄险巧、侮慢虚夸是不肖子孙》,凡七条;《要以守身为本,继述为大》,凡八条。总计十二篇,共一百四十三条。

张履祥在《训子语》开篇即以“积善”作为所守家风的根本,认为“善”要从小积起,“其始至微,其终至巨”,善则和气应,不善则乖气应。存心厚薄为寿夭祸福之分,宽和之气是天地盛德之气,不可刻急烦细,更不可存有阴恶之心。在“子孙固守农士家风”一节中,张履祥指出了职业与道德的关系:人须有恒业,无恒业则丧其本心,终至丧身。个人有“立身四要”,即爱、敬、勤、俭,以爱敬存心则一切邪恶均不得入,持家以勤俭为主,做人要以孝友睦姻任恤为主。“居家四要”之亲亲、尊贤、敦本、尚实,这些是儒家三纲五常的大体,然而在书中讲得更为朴实,值得遵循敬守。下卷的第一节“正伦理”中,张履祥指出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就是因为人类的纲常伦理。要使家道正,就要遵循家庭之“六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倡、妇随。“笃恩谊”一节重在劝导兄弟叔侄、婚姻亲戚、邻里乡党等之间要相互尊重、相互亲爱,谦以持身、恕以接物、诚敬待人。“远邪慝”主要是告诫子孙不要亲近邪术,交游择友要慎重。“重世业”一节主要告诫子孙,先世遗留下来的祭田、祭器、谱系、影像、图书、手植树木等要敬守弗失。在“承式微之运”一节中,张履祥强调人处贫困、困厄之时不可怨天尤人,不可依赖他人,尤需刻苦自励;遇顺境时也不可志骄气满,要居安思危,常怀栗栗危惧之心。在“平世以谨礼义、畏法度为难”一节,张履祥以为子弟朴钝者不足忧,惟聪慧者可忧。“恂恂笃行是贤子孙”一节则告诫子孙要以忠信谨慎为先,切戒胸襟狭窄、性情急躁、轻视别人,不可只顾眼前利益而忘他日之害。“要以守身为本,继述为大”则是《训子语》的最后一节,强调要守住自身的名节,继承先辈的品德与事业。

概括来说《训子语》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现代社会之中还有积极意义、值得继续弘扬的家庭教育理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