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风义著勾吴,十字千年映练湖。
却去阖闾城畔望,可怜麋鹿满姑苏。
诸樊之子公子光不满馀眜之子僚继位为吴王,说:“季札叔叔当吴王是祖父留下的遗愿。季札不当吴王,理应长子继承,王位要归还我。”于是他阴养死士,令季札出使,又趁吴王僚兄弟出征的机会,指使专诸刺杀吴王僚,夺了王位,这就是吴王阖闾,又写作阖庐。季札回国,吊祭吴王僚,回到臣子之位,听命于阖庐。阖庐传位儿子夫差,夫差穷兵黩武,与齐、晋争霸,丧了元气,被越王勾践所灭。阖庐争位,二世而亡。故王士祯叹曰:阖庐城头麋鹿跑,哪比得上季子高义传千秋。
但是,季子之让也不是十全十美。太伯让国兴起了吴。季札让国导致了内乱。同一事理,环境不同,效果完全不同。太伯让国,远离是非之地,另辟天地,可以说是内让而外争。季札让国,还置身漩涡之中,只做到了洁身自好,无益于国。如果季札按兄终弟及之序,继馀眜为吴王,或者主持是非,自己让位于公子光或吴王僚,是否可以避免吴国的内争呢?季札完全置身事外,又不离开吴国,只是一味地礼让,为了个人洁身自好而不顾大局,是对国家、对宗庙不负责任的表现,大节不值得称赞。也就是说,无原则的让、无益于国事大局的让,应该批评。政治大事,有时还要以斗争求团结。不过季札的三让天下,在世人无止无休争权夺利的对照下,毕竟是应该受到赞扬的。
鲁周公世家
本篇选自《鲁周公世家》。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国,在今山东泰山之阳,都曲阜,是西周武王所封的大国之一。周公旦留京师辅佐武王,由其子伯禽就封。《鲁周公世家》记载鲁国历史及其世系,对《春秋》十二公记载亦详,突出了礼乐崩坏、伦理堕废的历史过程,揭示历史变迁的轨迹,比《左传》简略而明晰。周公辅政功绩,制礼作乐成就,礼贤待士的气度,在《鲁周公世家》中也是重笔所写的内容。本文所选,是周公告诫伯禽就封一段训示,是周公为人处世的真实写照。
周公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洗一次头三次提发,吃一顿饭三次放下饭碗。此言周公不敢怠慢贤士。
【译文】周公姬旦,是西周开国功臣之一,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贤相。周公辅佐武王灭殷,辅佐成王治国,开创西周一代制度,奠定西周盛世基础。周公谦虚谨慎,思贤若渴,也留下了不少动人的故事。
成王即位,封周公于鲁。周公留京辅政,就让他的大儿子姬伯禽到封地上去做鲁侯。伯禽上路,周公送行,谆谆告诫伯禽的就是到了封地鲁国,最大的政务即访求贤才,不要以富贵骄人。周公对儿子伯禽说:“我是你祖父文王的儿子,你大伯武王的弟弟,当今国君成王的叔父,可以说地位除天子周王一人外,无人可比。即使这样,我一刻也不肯懈怠,虚心接待贤士。我洗一次头,要三次中断提发;吃一顿饭,要三次放下碗筷。原因是,有贤士来访,我立即接见,所以中断了洗头,或中断了吃饭,即使这样,我还担心遗漏了贤士。你是我的儿子,得到天子恩典,如今被封鲁国。你就任后要礼贤待士,决不怠慢来访人士。你千万记住,不可富贵骄人,团结了民众,大家安居,才是我的好儿子。”伯禽也没有辜负周公教育,他治理鲁国,讲究礼义,网罗人才,使鲁国成为保存周文化传统最多的国家。
成语“捉发吐哺”,就是从周公告诫伯禽的这段话来的。
齐太公世家
本篇选自《齐太公世家》。齐国是周初功臣太公吕尚的封国,在今山东北部地区。春秋时齐国逐渐强大,扩展领土,成为东方大国,在桓公时称霸诸侯。齐桓公称霸,得力于管仲辅佐。管仲原是齐桓公的政敌,曾一箭射中齐桓公,幸亏被齐桓公衣服上装饰的带钩挡住了箭头,要不然齐桓公就被管仲射死了。起初,齐桓公恨管仲恨得咬牙切齿,一定要处死管仲。由于管仲朋友鲍叔牙的极力推荐,齐桓公捐弃前嫌,任用管仲为国相,推行改革,使齐国大治,国富兵强,齐桓公称霸。君明臣贤,留下一段历史佳话。
管仲,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时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史记》卷六十二有传,与齐晏婴合传,称《管晏列传》。管仲相齐四十余年,审时度势,进行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的改革,使齐国迅速崛起,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史称“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如果说管仲是千里马,鲍叔牙和齐桓公都是伯乐。两人如鱼水,缺少了任何一人,就演绎不出桓公称霸的故事。
桓公元年春,齐君无知游于雍林。雍林人尝有怨无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袭杀无知,告齐大夫曰:“无知弑襄公自立,臣谨行诛。唯大夫更立公子之当立者,唯命是听。”